山园绘古趣-1066vip威尼斯
——李俊邑和他的艺术家工作室
发布时间: 2024-08-05 09:21:00 来源: 河工新闻网 字号:
李俊邑与书画爱好者交流
李俊邑介绍他的艺术家工作室
李俊邑与书画爱好者喝茶聊天
工作室内的天井
(扫码看视频)
距离石家庄市中心40多公里的井陉矿区凤山镇,虽地处山区却不能躲避盛夏的骄阳。
书画家李俊邑却愿意离开城市的空调房,驱车前往坐落于此的工作室,在800岁老槐树的树荫下等待难觅的清凉。
他说,这才是夏天应有的场景——一砖一瓦、一草一木,似火的骄阳、聒噪的蝉鸣……才最本真。
“问君何能尔?心远地自偏。”李俊邑说,这是自己爱上这间工作室的原因。他在这里能充分与现实融合,从而生发出对真善美的感知力。
“尤其是在静谧的夏夜,心与大自然的对话,震耳欲聋。”
记录沧桑
厚重的空间外皮
井陉矿区的老院子从不似江南园林般细腻温婉,也没有十分鲜明的个性。站在门外,你几乎无法分辨出哪一间才是李俊邑的工作室。然而当你推开院门,历史沧桑感便扑面而来。
经百年洗礼,已被风化出坑洞的砖墙;不知何年何月由春风“栽下”的植被;旧门板、斑驳的影壁墙……这里的一切都与李俊邑笔下古意盎然的山水画相映成趣,仿佛已穿越至百年前,马上便可聆听民国大师的教诲……
在这里,内心会充满对生息的敬畏。“这正是这空间的外皮带给我的震撼。”李俊邑觉得,外在环境虽是皮囊,但贵在可以承载传统文化的广阔与厚重。
如若您能在院子周围走走看看,便可见连成片的灰白色楼顶错落有致地摆放,几步便可邂逅其他名家的工作室——崔强、杨越峦……和李俊邑的工作室一样,
它们的外观并不特别,甚至大门都被各路不知名的杂草覆盖着,但对于地域文化的传达整齐划一。
“这样连成片的、拥有相似历史背景的院落群体,是能让艺术家们沉浸其中的场所。”李俊邑觉得,正是这院落滋养着在这里创作的每一位艺术家,特别是对于李俊邑这样一个深耕传统的艺术家而言,此处的环境对于创作有着别样的意义。
“如果你只追求美、追求像,那么相机更适合去记录风景……但是中国画重写意,并不单纯追求美好,平淡也是一种魅力。更何况它与历史相连接,挥不去的岁月痕迹能让我回到古典创作的状态,这太难得了。”李俊邑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场所,他要在这里将心境、环境与历史相结合,用他高妙的技法提炼出可上升至精神层面的美好。
明代画家董其昌曾表达过类似的观点——如果单纯从画的还原性来看,永远不如自然。但画之“气韵”在于“自然天授”,通过“读书”与“行路”的修炼方式,方可获得这种“气韵”。
飞扬青春
锚定数十年的行走方向
如若说起在诗书画印以及古典文学方面的成就,李俊邑都能轻轻松松在“艺术”后面填上一个“家”字,然而他自己却对身份不那么在意。“我觉得自己一直徘徊在艺术与现实之间,有一份工作养家,也有深爱的艺术特长用来取悦和充实生活。”他毫不掩饰这“妙不可言”的状态,更希望人人都能从生活的苟且中逃脱,去追求诗和远方。
李俊邑的青春期,恰好撞上文学艺术与普通大众的“热恋期”。这一撞不要紧,几乎奠定了他之后几十年的行走方向。高中时,李俊邑最喜欢的是写作文,幻想着当文学家;与此同时他还热衷书法,即便高考复习时也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爱好。他还暗暗发誓:一定要找到那么一两种艺术门类进行深耕。
然而现实跟李俊邑开了玩笑。高考时因志愿填报失误,他被调剂到河北师范大学政教系,这个专业与李俊邑的追求相去甚远,他也因此消沉了许久。“开学半年后,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:如何才能支撑自己继续读下去,难道就这样退学吗?”
当然不行。渐渐地,李俊邑发现有许多本专业的同学去中文系蹭课听,学校还有书画社团可以为大家提供字帖,美术系的老师也会时不时带大家一起写字、画画……于是,经历了短暂的颓废期后,李俊邑开始重操旧业,接受正统书法训练。“小时候更多的是跟着父亲练字,个人爱好成分偏多,直到大学才开始在老师指导下按部就班学习书法。”
那时候,河北师范大学有一位造诣很深的老先生叫郜雪鸿,大学期间的李俊邑之所以能在书法方面有一定的起色,多亏他的指导。正是这位先生告诉他,应当从古人的作品当中汲取精华,还鼓励他到图书馆去深入钻研。大学四年,李俊邑将学校图书馆的书法书籍全部看遍了,有些甚至读了三四遍,再结合临帖,他的书法水平突飞猛进。
很快,李俊邑当上了学校书法社团的社长,还参加了团省委举办的首届河北省青年书画展,大学时期的作品便已被保定的书法爱好者收藏。
“与古为徒”
书画切不可摒弃传统
“成而上比者,与古为徒。”之后的艺术生涯中,李俊邑无论深耕于哪个门类,都始终不忘这句话。在他的观念中,传承东方美学就必须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,否则格局会受限。
“就好像文学爱好者必须要深入研究文学史才能成为作家,书画爱好者必须师古才能成为大家……特别是在这个西方美学强势进军的年代,我们更要遵从传统。”李俊邑觉得东西方美学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体系。在西方,所有的作品都可以找到一个具体的标签,而这个标签能够准确且全面地概括这一作品。比如可以给某一个戏剧贴上“悲剧”或“喜剧”的标签,也可以形容一幅油画作品十分“壮美”…… “但是中国哪讲什么悲剧喜剧?即便是《窦娥冤》也没有人硬生生地说它就是悲剧。”相反中国艺术更讲究风格,这似乎并不“科学”,但是美学,从来就不是科学。
“这与东方美学从来不强调个体有关。你看所有的山水画,几乎看不出人物的长相细节,你甚至觉得好像每幅画里面的人都差不多,因为他只是山水画灵魂的体现,而不像西方的油画追求极致的相似。”李俊邑说,如果一个从事中国传统书画的人领悟不到这一点,那么即便技法再高也是徒劳。
所以,李俊邑将书画的传承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和观念的积累之上,并且他用到的很多技法可意会而不可言传。他更期待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做一个“影子人”,让大家跟随着他的影子、他的风格,感受他作品中传递的精神内核。
这看似虚无缥缈,实则“润物细无声”。“我们东方的文化中,真善美不可分,作品的好坏有时候是由内而外传递出来的,我在教授大家基础的技法之后,如何将作品推向高阶,需要真善美的全程参与,甚至是修炼。”李俊邑反对把书法、绘画、文学等艺术门类分裂开来,毕竟画中有书、书中有诗……集大成者方可传世。
引导大众
但绝不是普及审美
当今时代,大众将目光对准网络的虚幻,我们该如何用传统文化的魅力将他们拉回现实中来?
“毫无疑问,我们仍需借助网络的力量去宣传传统文化。但作为书画而言我还是希望每个人都能从现实中汲取能量。”李俊邑坚持认为,任何形式的艺术如若不深入群众、不耳提面命,它的影响力几乎是不存在的。
通常来说,普通人对于艺术的认识程度取决于他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水平。无论文学、戏剧,每个人都会选择性地 “看见”,格局之上,基本无法企及。
“书画作品,门槛会比其他艺术形式更高。它不可能如戏剧和小说,因此我觉得我能起到的作用只是引导,绝非普及。”李俊邑以自己常画的小写意为例,可能多数没有接触过绘画的人是看不懂的,再加上社会长期追求“形似”的美学教育,让很多人根本无法走到他的作品身边来。
所以,名家的作用,一定是先去提高大家的审美水平,这需要长期的熏陶。“如果你每天看的都是大师的作品,那么一定能看出它的好,也能精准过滤掉糟粕。”他甚至觉得这不需要去一个字一个字地说,或者一笔一笔地分解,毕竟中式审美很多时候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和概念性的解释,而需要体悟。如若一个人没有追求美好的心,不去接近美好的事物,再去练技巧也是没有用的。
提高审美的另一环,是跟画家的接触。一位每天在画家身边的人,一位只在董其昌、吴昌硕作品中汲取能量的人,一定不会再去看那些庸俗的作品。“这些爱好者的书画,可以技法不精,但绝不能带着俗气。” 李俊邑认为,画家用笔墨传达对生活的理解,而生活之所见决定了你笔墨的高度。
今后,李俊邑更愿意在自己空间内传递学识与真善美的内在关联。“这是让一个普通人爱上艺术的最佳途径,也是让一个人有无限发展可能的先决条件。”
与“人”的融合
为当地文化添砖加瓦
井陉矿区凤山镇拥有深厚的文脉。因傍山而居、景色优美,自古便有文人墨客常来常往。近代更有正丰煤矿、段家楼和数不清的明清建筑……世代居住于此的老百姓自然而然便有了对文化的向往,李俊邑等一众艺术家更受到了当地百姓的追随。
矿区凤山镇党委书记许英辉将这里准确地定位为“以文化艺术为核心的康养小镇。”让艺术家与当地百姓深度融合,不只是形式上,更要深入生活,甚至要与百姓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。
“第一次来到凤山,站在这座工作室的门口,我是惊叹的。”李俊邑说,自己不曾想象过这里的古建筑会保存得这么完好,村落的结构依然是原先的模样。漫步其中,眼前都是百年前的模样……可唯独缺了“人”。文脉的传承,“人”至关重要。他深感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,一颗想为这里的文化发展做些什么的心,始终是迫切的。
好在在当地政府的努力下,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家驻扎于此,甚至有些已经把家搬来,将生活和创作的根基牢牢扎在了凤山镇。
“每次来,我都能看到又多了几个人,又多了很多作品……这让我安心,也让我有奋起直追的冲动。”李俊邑觉得,自己能被引进到此是荣幸的,他将尽自己所能反哺当地政府和百姓。
“作为我自己,能发挥的最大作用始终是围绕作品的。比如经常性地搞画展、研学,先用作品说话,再用语言将我的创作心得传授给大家。”李俊邑说,除了做好自己能力之内的事情,还要积极地牵线搭桥,将更多艺术家、艺术作品、艺术展现形式引进到凤山镇。这样一来,一定会给当地营造更加浓厚的文化氛围,用“人”聚集起来的文脉也会更接地气。
在艺术之外,李俊邑还有更深层次的用意:“不是所有人都想要接近文化,但是通过文化聚集起来的人气一定能吸引更多的游客,从而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。”
反哺生活
让身心无限接近真善美
李俊邑对于艺术传承的认知,始终建立在真善美的基础之上。在他眼中,作画如做人,真善美是定义任何艺术形式的前缀,如若空虚,一文不值。
并且,艺术还引导人无限接近真善美。但这一过程应当是松弛的,毕竟踮一踮脚尖就能够得到的东西,才是最适合自己的。
“绘画应该和听音乐一样,能够放松身心、让人感受到美好。这种状态就是——当你连续画了十多个小时,仍旧心潮澎湃。”李俊邑向来引导大众不要为艺术所累,如若你需要经历无奈和委屈方可达到一定的高度,那么这门艺术对你来说就是个错误。
“中国人向来讲中庸,它是充满智慧的哲思。”不过分追求完美是李俊邑的坚持,他眼中的生活和艺术不费力地结合,毕竟美好是逐渐生发的过程。
他甚至觉得艺术拥有某种玄妙的功能,自然而然将你的生活调节到最佳状态,不让生活被艺术所累,并用它去反哺生活。
文/记者郑娴娴
图/记者郑荣玺